体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
一、 什么是体育科研论文?
“体育科研”是指以体育为专门的学科研究对象。“论文”则是指研究与讨论问题的文章。体育科研论文说是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内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只要你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或新的观点,或发明了新的训练方法,新的战术或技术,或创造出新的运动理论观点或研究方法,或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或站在新的角度对某项体育运动原理做出了新的解释和论证。那么,你就获得了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或新成果。而将这一科研新发现写成文章就是体育科研论文。 体育论文的体裁大体分为三种: ①、以理论研究性的新知识为特征的体育科研文章; ②、以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发现为特征的体育科研报告; ③、以已知的科学原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并取得新突破成果为特征的体育科研总结。我你的体育教学经验论文属于这第三种。 体育论文所必须具备的特征与标志就是体现一个“新”字,即是指“前人所没有的”或“前人所未知的”的新事物。只有发现了前人或别人所没有发现过的新东西并形成论文,才是一篇货真价实的科研论文。 二、体育论文的写作准备 1、如何构思论文的内容? 构思就是将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是一个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对事物进行了通盘考虑的基础上为自己的思想见解找到一种恰当的表述方式。体育论文的构思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同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论文的主题是否鲜明?论文的主题即论文提出的主要论点。论点是作者针对论文提出的问题而阐述的观点。观点除了表述清楚无误,还要有新的创意,不能与前人的观点雷同。 ②、论文的重点是否突出?一般都要将主要论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如在论文的标题中提出。 ③、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主要考虑论文有没有遵循了论文撰写规则与格式,论文主体部分的比例有没有与论文内容的重要性大致相当。在写作过程中, 为了突出论文重点,可采用小标题来突出各个具体论点的重要性,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如何构思论文的架构? 一般论文的主体部分其结构层次排列由三个因素决定: 首先是提出问题或建立假设;其次是论点与论点的证明,这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最后是读者所要认识的规律,也即新发现与新观点的确定。 在主体结构确定之后,还要考虑各个主体结构与层次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要形成一种“链条结构”方式,即论文的层次之间保持着逻辑上或表述上的连贯性,就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这样可防止论文出现逻辑上的不严密或表述上的不清楚。 3、如何确定论文论点与选择论证资料? 论点就是作者的新见解与新观点,它起着统帅论文各部分的作用,也决定着论文的水平高低与质量优劣,论点应是作者从许多材料中通过加工整理,分析,概括与提炼而得出来的,因此,论文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与新颖性至关重要。真实性是指不能用虚假的材料来论证论点。典型性是指其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普通性。新颖性则是指其具有突出的时效性。 4、撰写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过好文字关。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文字通畅,叙述清楚,合乎逻辑,层次分明。如果论文的文字晦涩,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层次颠倒,即使论点很新鲜也不会志为一篇好论文。其次是注意论文的篇幅,文贵简洁,论文也不例外,不要出现空话和套话,可省略哪些众所周知的大道理或谦虚和自诩之词。此外,凡有图示可说明问题的,就不必再行列表;有表可借助的,则可省略文字叙述等。最后是要注意论文措辞,也就是论文中的词句表述问题。论文对措辞的要求是客观、准确。题目应是明确、具体与简洁,要与内容和任务相一致。观点表述要求客观、中立与准确,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措辞。结论的措辞要求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与准确性,一般还要避免使用绝对肯定的语句,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更为客观、可信。 三、体育论文写作的步骤 1、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在写作前的准备阶段,拟定论文写作提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有助于组织论文结构,使论文的上下贯通,全文首尾一致,有助于强调论文重点,尤其是对论文的论点给予明确的解释,更有助于限制思路范围,防止那种“语言思所至,信马由缰”的情况发生。 论文提纲就是将你所想到的论文内容以你认为是最简洁的语言形式落到纸面上,使之一目了然,这样你就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来检验你自己的论文设想,包括论文的风格、主题、论点、论证等。同时还可以审视论文构思中是否还遗漏了什么问题,或有新思路或新观点被引发出来,还可以仔细推敲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看思考是否周密并经得起质疑。 论文提纲的形式有句子提纲,标题提纲和段落提纲三种。在实际论文写作中,很多作者是将上述三种提纲形式结合起来运用。 2、进入实际写作。开始写作时,应尽快拉出初稿。初稿最好是一气呵成,而不要中途停顿,以避免打断思路。 3、思考与审稿。初稿完成后,作者要客观公正地面对自己的初稿,开始着手修订工作,这时候要将自己想象为读者或专家,甚至是批评家,才能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对论文进行公正地修改。 4、修改与定稿。凡有一定论文写作经验的作者都会体会到,只有修改才能算是开始了真正的写作,一篇优秀的论文,总是要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与修改才会获得成功。 5、论文修改完成后,就可以打印定稿了,至此,论文写作即告结束。 四、论文的格式要求 1、题名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英文摘要中的中国人名和地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如“××大学、中学等”),同时,在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姓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城市名及邮编。 3、摘 要 论文都应有摘要(3 000字以下的文章可以略去)。摘要的写作应符合 GB6447—86
的规定。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300字左右,指示性的
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4、关键词 5中图分类号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篇论文标注分类号。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6、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不写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7、论文的正文部分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 7.1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2.1”,
“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其他列项用1),2),3),…,或a.,b.,c.,…。 7.2、图 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元的画法要符合国家标准。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应保证缩尺后文字的大小为6号至新5号之间。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图序可定名为“图1”)和简明的图题。图序和图题间空
1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7.3、表 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应精心设计。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
“同上”等字样代替。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若卧排,应顶左底右。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7.4、数学式和反应式 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占一行,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数学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反应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紧靠其中符号→,=,
+,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再重复这一符号。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写作,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与减号“-”,双键“==”与等号“=”等不应混淆。 7.5 量和单位 应严格执行 GB 3100~3102-93 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在插图和表格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当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L/m,m/kg,p/Pa
。不能把ppm,pphm,ppb,ppt,rpm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词头不得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如 μm,不用 μ;pF,不用
μμF.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如 kJ/mol 不写成 J/mmol,MV/m 不写成
kV/mm. 7.6 数字用法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请参照GB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和时刻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1年2月8日为:2001-02-18或
20010218;时刻的写法,如15时9分38秒写成15:09:38
.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
20~30%.偏差范围:(25±1)℃不能写成25±1℃,(85±2)%不能成85±2%. 7.7 外文字母的书写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角的表示。特别是手稿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如:a,α;B,β;C,c;K,k,κ;O,o,0;P,p;r,γ;S,s;U,u;V,v,υ;w,ω;X,x,χ;Y,y;Z,z,2等,外文字母的上下角一定要跟正文有所区别。 8 结 论 结论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解决的问题。 9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a.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外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 b.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c.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C].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e.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文专利号,发布日期. f.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报告 标引项顺序号 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